恭奉聖像 /

阿彌陀佛

南無阿彌陀佛

南無阿彌陀佛

供奉於大雄寶殿


【南無阿彌陀佛】

在《無量壽經》中記載:過去 久遠劫 有佛,名「世自在王佛」。當時,有一國王名「世饒王」,聽聞世自在王佛說法後,即捨王位出家為僧,名為「法藏」。有一天,法藏比丘懇請佛為他廣演諸佛如來的淨土。佛即為他廣演二百一十億佛土的種種情形。法藏比丘見後,發起無上道心,誓願建立一更為殊勝之清淨國土,以利益眾生。於是用五劫的時間,潛心思惟,將二百一十億佛土的精華,集成於四十八願當中。法藏比丘歷經很長時間的修行,完成了四十八大願,願行圓滿而成佛,號為阿彌陀,其所莊嚴成就的世界名為「極樂」。

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,已有十劫之久,現在還在為十方眾生說法。在極樂世界的眾生,內心沒有任何貪慾、惡念。外部環境是乾淨、舒適的。沒有災難、沒有病痛、沒有煩惱。在那兒只有快樂,沒有痛苦,所以才稱為極樂。

釋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講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,推薦人們到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的極樂世界過生活。這是不分利根或鈍根的,是人人都可以修學,都可以成就的法門,亦是大乘佛教廣為崇敬和弘揚的法門。

【註解】

久遠劫: 指很長的時間。